2020欧洲杯第三名怎么晋级

2025-09-16 12:43:02 体育信息 admin

老铁们,集美们,屏幕前的各位吃瓜群众们!提起2020欧洲杯(虽然是2021年办的,但咱名字就得这么叫,主打一个守时),是不是除了C罗的“喝水大法”和意大利男模队的YYDS之外,还有一个问题让你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怀疑自己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那就是——为啥有的小组第三也能出线啊?这到底是啥神仙操作?难道是看谁家球衣更好看,还是教练头发更茂密?别急,今天咱就来把这个“欧洲杯算术终极奥义”给盘得明明白白的,让你以后看球不仅能喊“ *** ,好球!”,还能在朋友面前化身懂球帝,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分分钟收获一波崇拜的小眼神。

首先,咱们得从根儿上捋。以前的欧洲杯,那是16支队伍,分成4个小组,小组前两名出线,组成八强,简单粗暴,童叟无欺,就像斗地主,牌好就春天,牌烂就下一把。但是!从2016年开始,欧足联的大佬们觉得16支队不过瘾,场面不够大,气氛不够嗨,于是大笔一挥——扩军!扩到24支!这一下,好家伙,直接从四人麻将局变成了狼人杀plus版。24支队伍分成6个小组,每组4个队。按照传统艺能,小组前两名出线,那6个小组就是12支队伍。问题来了,12支队伍怎么踢淘汰赛?单数没法配对啊,总不能让谁轮空直接保送吧?那不得被喷死。所以,为了凑够16支队伍(16强淘汰赛,这数字多吉利,多和谐),就还需要4个“幸运儿”。这4个名额从哪来?没错,就从6个小组的第三名里选!

于是,史上最烧脑、最 *** 、堪比高考数学最后一道大题的“史上最强小组第三”争夺战,就此拉开帷幕!这可不是简单的抽签,也不是看谁长得帅,而是一套极其严谨(繁琐)的“KPI考核体系”。6个小组的第三名,会被拉到一个虚拟的“比惨大会”排行榜上,排名前四的,恭喜你,逆天改命,晋级淘汰赛!排名后两位的,对不起,收拾收拾行李,该直播带货的带货,该回家烤串的烤串吧。那么,这个排行榜的排名依据到底是啥呢?前方高能,请准备好你的计算器和草稿纸,因为这比算你女朋友的生日礼物清单还复杂。

之一考核指标:积分。这个最简单,更好理解。小组赛三场比赛,赢了3分,平了1分,输了0分。谁的积分高,谁就排在前面。比如A组第三名积了4分,B组第三名积了3分,那A组第三妥妥地排在B组第三前面。这就像班级里排大榜,总分高的就是学霸,没啥好说的。这也是各支球队在小组赛最后一轮疯狂计算的“生死线”。有时候一场平局就能从小组第四爬到第三,拿到一张“复活赛”的入场券。

第二考核指标:净胜球。好,问题来了。如果好几个小组第三积分都一样,比如都是3分,怎么办?这时候就要看第二个指标了——净胜球。净胜球=总进球数-总失球数。这玩意儿考验的就不是你能不能赢,而是你赢得漂不漂亮,输得惨不惨。举个栗子,同样是3分(一胜两负),乌克兰队可能是1-0胜,0-5惨败,0-4又惨败,净胜球是-8。而芬兰队可能是1-0胜,0-1惜败,0-2输球,净胜球是-2。在积分相同的情况下,-2的芬兰队排名就远高于-8的乌克兰。所以啊,在欧洲杯的赛场上,哪怕是大比分落后,也要拼命进一个挽回颜面的球,或者拼命少丢一个球,这不仅仅是为尊严,更是为了那虚无缥缈但又至关重要的净胜球!每一球,都可能是通往天堂或地狱的钥匙。

2020欧洲杯第三名怎么晋级

第三考核指标:总进球数。如果,我是说如果,有两支或更多的球队,连积分和净胜球都一毛一样,那该咋办?简直是内卷到了极致!这时候,欧足联会掏出第三把尺子:总进球数。在净胜球也相同的情况下,谁进的球多谁牛掰!比如两队都是3分,净胜球都是-1。一支球队的战绩是2-3、1-0、0-1(总进球3个),另一支是1-2、1-0、0-0(总进球2个)。那么,进了3个球的那支球队排名就靠前。这规则简直是在疯狂暗示:“苟着是没前途的,进攻才是王道!甭管后防线是不是‘天坑’,只要你能进球,你就是大爷!”所以,那些大开大合,动不动就跟对手上演进球大战的球队,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反而可能占便宜。

第四考核指标:胜场数。你以为这就完了?图样图森破!万一,积分、净胜球、总进球数这三项数据都惊人地一致呢?别笑,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足球是圆的,什么“玄学”都可能发生。这时候,就要看第四个指标:胜场数。这个指标通常用在三支或以上球队进行比较时,但在小组第三的比较中也适用。它的意思是,在前面都相同的情况下,赢球场次多的球队排名靠前。比如一支球队是1-0赢了一场,然后0-1、0-1输了两场,积3分;另一支球队是0-0、1-1、2-2,三场全平,也积3分。这时候,有胜场的那支队伍就排在前面。这规则的潜台词是:鼓励你去赢球,哪怕会输,也比当个“和平大使”三连平要强。

第五考核指标:公平竞赛积分。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感觉CPU有点不够用了?别慌,还有更“玄学”的。如果以上所有数据都像复制粘贴一样,完全分不出高下,那就要进入“人品”考核环节了——公平竞赛积分。这个积分怎么算呢?就是看你在小组赛里得的红黄牌。一张黄牌扣1分,一张红牌(包括两黄变一红)扣3分。最后谁被扣的分数少,谁的排名就高。这简直就是“文明踢球,从我做起”的更佳宣传语。球员在场上的一次不冷静飞铲,一次跟裁判的顶嘴,都可能在N天之后,成为葬送球队晋级希望的“最后一铲”。所以,这不仅仅是球技的比拼,还是心态和纪律性的较量,踢球也要讲“武德”啊,不然关键时刻,裁判的小本本会让你瞬间“裂开”。

第六考核指标:欧洲杯预选赛总排名。如果,我是说如果出现了宇宙级的巧合,以上五个指标,从积分到净胜球,再到公平竞赛分,全都一模一样,那怎么办?这概率比出门捡到钱还低,但规则必须得有。这时候,欧足联会亮出终极杀手锏,也是最不讲道理的一招——看“出身”。直接比较这几支球队在整个2020欧洲杯预选赛阶段的总排名。谁当初在预选赛里表现更好,排名更高,谁就晋级。这就好比两个学霸高考分数一模一样,所有小分都一样,最后大学录取时说:“来,看看你们高一高二的期末考试成绩单吧。”这一下就没脾气了,纯属看家底厚不厚,有点“拼爹”的感觉了。

所以你看,欧洲杯小组第三的晋级之路,就是这么一条充满了计算、悬念和一点点运气的“通天大道”。在小组赛最后一轮,好几个球场同时开打,这边进一个球,那边罚下一人,那个“小组第三排行榜”上的名次就跟过山车一样上下翻飞。球迷们人手一个计算器,眼睛盯着电视,手里刷着实时积分榜,那紧张 *** 的程度,有时候比看比赛本身还让人窒息。那么问题来了,假如两支球队真的把以上所有六项指标都比得完全一样,连预选赛排名都恰好并列,那最后该怎么决定谁晋级呢?难道是掰手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