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国际关系圈里,要论抓马程度,美国和阿根廷这对CP绝对能排进前三。他俩的关系,简直就是一部集霸道总裁、傲娇白富美、破产小可怜、舔狗逆袭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超长连续剧。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对“欢喜冤家”几百年来的爱恨情仇,准备好瓜子板凳,开唠!
故事得从很久以前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阿根廷那叫一个“壕”无人性,富得流油,号称“世界的粮仓和肉库”,欧洲移民挤破头都要去布宜诺斯艾利斯淘金。那时候的美国呢,还是个正在疯狂发育的“潜力股”。俩人当时就是那种“王不见王”的感觉,阿根廷觉得自己是南美洲的扛把子,浑身散发着欧陆贵族范儿;而美国则忙着搞自己的“门罗主义”,意思是“这美洲后院,我说了算!”。所以早期,双方就是表面客气,心里各打各的小算盘,谁也瞧不上谁。阿根廷觉得美国是个没文化的暴发户,美国觉得阿根廷是个空有架子的 *** 。
时间快进到二战和冷战,这下画风突变了。美国摇身一变成了全球扛把子,开始满世界划分阵营。阿根廷这时候就有点拧巴了,国内政治跟翻书一样快,一会是亲法西斯的军 *** ,一会又是民粹主义的庇隆上台。美国一看,嘿,你这小子不站队啊?于是,梁子就这么结下了。特别是在庇隆时期,他搞的“第三条道路”让美国很不爽,觉得这是在撬自己的墙角。于是,各种明里暗里的使绊子、搞制裁就没停过。这期间,阿根廷国内政变跟家常便饭似的,而每一次动荡背后,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山姆大叔的影子。最典型的就是“肮脏战争”时期,美国为了 *** ,对阿根廷的军 *** 独裁统治采取了默许甚至支持的态度,这段黑历史至今都是很多人心里的一根刺。
如果说之前只是小打小闹,那1982年的马岛战争,直接让两国关系“破防了”。阿根廷军 *** 脑子一热,出兵占了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叫福克兰群岛)。阿根廷人当时天真地以为,根据《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同为美洲国家,美国老大哥怎么着也得拉兄弟一把吧?结果呢?美国转头就站队了自己最铁的“老铁”——英国。不仅在联合国投了反对票,还给英国提供了关键的情报和后勤支持。这一下,阿根廷彻底傻眼了,感觉自己被全世界背叛了,心碎了一地。所谓的“美洲兄弟情”?不存在的,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直接翻进了南大西洋。这件事给阿根廷人留下的心理阴影面积,可能比潘帕斯草原还大。
战争惨败后,阿根廷军 *** 垮台,进入了所谓的“民主化”时期。到了90年代,梅内姆上台,这位老兄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决定彻底倒向美国,搞起了所谓的“肉体关系”(Relaciones Carnales),这词儿可是他自己说的,简直不要太露骨。那段时间,阿根廷是美国说啥就是啥,全面推行新自由主义,把国有企业卖了个精光,汇率直接跟美元挂钩。一时间,美国资本蜂拥而入,华尔街的精英们把阿根廷夸成了一朵花,称之为“模范生”。可这风光的背后,是产业空心化和还不完的外债。大家都在享受着虚假的繁荣,没人注意到定时炸弹的引线正在滋滋作响。
然后,boom!2001年,阿根廷经济大 *** 。银行关门,民众存款变废纸,整个国家陷入混乱,一个月换了五个总统,堪称世界奇观。这时候,阿根廷人回头一看,发现更大的债主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而IMF背后更大的股东,不就是美国嘛!于是,反美情绪瞬间引爆,大家觉得就是被美国和IMF这套“华盛顿共识”给忽悠瘸了,自己成了被收割的“韭菜”。“滚出去,IMF!”的口号响彻云霄。从那以后,阿根廷开启了长达十几年的“左翼”执政时期,基什内尔夫妇轮流上台,对美国和国际金融机构摆出了一副“咱们不玩了”的姿态,甚至主动跟委内瑞拉、古巴这些美国的“死对头”走得很近,还和中国加强了经济合作。
当然,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后来,右翼的马克里上台,又想修复和美国的关系,再次向华尔街张开怀抱,借了创纪录的IMF贷款。结果呢?你猜对了,又是一地鸡毛,经济没搞好,债务又翻了几番。这剧情,简直比八点档的狗血剧还循环往复。
现在,轮到新晋“网红”总统米莱登场了!这位老哥可不一般,堪称阿根廷政坛的一朵奇葩,一个行走的表情包。他是个彻头彻尾的“精神美国人”,对美国的崇拜简直到了“迷弟”的程度,天天把美元化挂在嘴边,誓要砍掉央行,全面拥抱美元。他外交上的“骚操作”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一边说要和美国、以色列建立“神圣同盟”,一边又对邻国和重要贸易伙伴口无遮拦。他一上台,就飞去美国“朝圣”,在各种场合表达对美国的无限热爱,那副星星眼,仿佛见到了偶像的粉丝。美国那边呢,表面上也是乐见其成,毕竟来了个这么听话的小弟。但心里怎么想的,谁知道呢?毕竟,阿根廷这口“锅”,可不是谁都愿意背的。米莱的美元化政策,在美国看来,既有地缘政治上的好处,也充满了巨大的金融风险。万一阿根廷再崩一次,这个烂摊子谁来收拾?
所以你看,美国和阿根廷的关系,就是一部“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探戈舞。阿根廷时而想独立自主,时而又渴望得到美国的垂青和援助;美国则始终把阿根廷看作是其广阔后院里一个重要但又不太省心的棋子,时而敲打,时而安抚。经济上的依赖与被依赖,政治上的追随与反抗,文化上的羡慕与鄙夷,这些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两国关系的底色。阿根廷就像那个总是遇人不淑、却又一次次相信爱情的姑娘,而美国,就是那个总能提供短期甜蜜、却在关键时刻让你买单的“渣男”。
那么问题来了,米莱这波“为爱冲锋”,能换来美国的真心吗?还是又一次陷入“甜蜜陷阱”的循环?这出魔幻大戏的下一集,剧情会如何发展?话说回来,你知道为什么小丑的鼻子总是红色的吗?因为他一直在讲冷笑话。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天狼突击队对印作战战绩2020年11月天...
甘肃山地马拉松事故21人遇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1、极端...
乒乓球坛十大女削球手韩莹韩莹,1983年4月29日出生...
半马21公里时间对照表配速半马21公里时间对照表配速如下...
巴西阻拦马拉松的那个观众被杀巴西黑帮第一杯红酒老大是他的...